在传统中药企业马应龙的软膏生产车间内,通过 5G 技术的运用,灌装、封装等所有生产流程几乎全部由自动化设备包揽,整个工作井然有序,且可实现对产线工艺过程远程监控和实时跟踪,不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,工人成本也大大减少;在华森制药第五期GMP基地数字化车间内,借助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,该车间实现了对药品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“整栋中药提取车间3班连轴转时较传统制药车间节省80人左右”,达到了精益生产、降本增效的目的......5G时代下,医药企业发展正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在药企积极拥抱5G的背后,离不开政策端给予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医药制造行业的大力支持。2021年11月,新发布的《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医药制造行业应用指南》,为全国医药制造行业5G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标准。
根据“指南”,药企可以从制药、研发、储运等环节运用5G技术。在制药环节:用5G平台实时监测原材料准备状态,抓取汇聚电子实验记录、仪器记录、医药样品、生物活性等数据;研发环节,利用5G+机器视觉+机器人,实现配药制药的无人操控,提高生产效率;另外在储运环节,利用5G无线技术连接AGV、无菌机器人、关节型机器人、反应器等设备,构建原辅料投料、药品质量自动监测、成品自动入库等在线管理体系。
此外,由于药品具有特殊属性,指南提出“无纸化办公”“无人化操作”,即利用5G的无人机、智能机器人等技术,实现医药流通中的自动化、调度的智能化,减少人员对药品的干预,通过无人化操作、远程控制系统,解决人工操作带来的交叉污染风险。
在过去,我国医药企业制造过程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,数字化水平低,管理体系不够完善,人工成本高,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。
而5G技术具有高带宽、低时延、可靠性和支持海量连接等特性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可以帮助解决传统医药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,助力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,推进产业链现代化,推动医药制造高质量创新发展。
据业内数据统计,截至2022年6月底,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量为8688家,较上年年底增加351家。目前,包括马应龙、华森制药等在内的不少医药企业已经拥抱5G,且大部分企业均表示“5G+”功能场景后,生产经营效率明显提升。
业内认为,随着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深入推进,传统医药制造行业将得到重塑,数字化赋能会带来更大的市场。实际上,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医药工业发展规划》中也提出,要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,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,增强供应保障能力,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,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。可见,医药企业创新转型已成趋势,而数字化将成为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一道重要课题。
根据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- 2023年)》,未来几年将会是5G技术的导入期。业内预计,接下来不仅传统医药企业会加快数字化转型,其上游的制药装备也将朝着数字化、信息化的方向发展,先行布局的头部企业有望拥抱新一轮机遇。
免责声明:在任何情况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,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